香港街道故事|中環砵甸乍街鋪石板路有玄機 舊香港風情吸引電影取景

  香港有不少街道會被冠上別名,例如旺角通菜街叫女人街康樂街叫雀仔街上環荷李活道摩羅街又叫古董街,還有中環都爹利街常被稱為煤氣燈街等等,這些別名都標示着街道特色所在。

  餘此類推,中環砵典乍街(通稱砵甸乍街)稱為石板街,自然是跟整條街鋪上石塊有關,不過,為甚麼石塊要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鋪設?砵甸乍街曾設有防空洞,你又知道嗎?

百年老街砵甸乍街 以第一任港督命名

建於1845年的砵甸乍街,在1858年以第一任港督砵甸乍命名。
建於1845年的砵甸乍街,在1858年以第一任港督砵甸乍命名。(圖片來源:Getty)

  砵甸乍街是中環一條古老街道,全長約400米,因其特色的石板街道和昔日保存至今的綠色鐵皮屋排檔,所以成為中外遊客的「打卡」熱點。

  這條逾百年的老街,建於1845年,其後於1858年就以第一任港督砵甸乍命名。不過,回看當年的砵甸乍,其實是一個甚有爭議性的人物。

  他為人熟知的事迹,包括簽署《南京條約》,在港成立了立法會、法院及行政會議等司法架構;然而他當年在香港經歷過被英軍和商人排擠,加上海盜猖獗造成嚴重治安問題,因此他在1844年便離職了。

  雖然砵甸乍可說是黯然下離開香港,但其後港英政府仍然決定將街道以他命名。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砵甸乍街又名石板街 鋪凹凸路面為了方便轎夫

圖為1920年代的砵甸乍街。香港早年以轎子為常見交通工具,直至1950年代,才逐步被淘汱。
砵甸乍街是一條陡直大斜路,用石塊鋪砌成凹凸起伏的路面,方便行人出入。約攝於1890年。
砵甸乍街的路面,大部分以花崗石板鋪成,因為被稱為「石板街」。

  砵甸乍街的別名是石板街,顧名思義是指用石塊鋪砌街道。街道本是陡直的大斜路,港英政府刻意用上石塊鋪砌成凹凸起伏的路面,用意是方便行人和抬轎上山下山的轎夫。

  另一原因是,當遇下雨天時,雨水可以沿着街道兩旁順勢往下流走,減低積水導致路面難行的情況。

  現在的砵甸乍街,連接着山上的荷李活道和山下的干諾道中,但早期街道只是由荷李活道至德輔道中,至1889年中西區填海工程完成後,才伸延至干諾道中。1961年,港英政府曾對砵甸乍街進行大型翻新工程,並去除路上的污垢及修補崩缺的地方,使這條石板街得以保存良好面貌。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北角琴行街 書局街 因哪兩間百年老字號命名?

砵甸乍街曾建防空洞 街邊排檔售賣家品及節日飾物

圖中為1946年的砵甸乍街防空洞入口,建於二次世界大戰前。
砵甸乍街兩旁有不少綠色鐵皮屋的排檔,屬於舊香港的產物,為百年老街增添舊香港情懷。
現在砵甸乍街兩旁的排檔和小店,大多售賣節日飾物、面具、復古服飾或手工藝品等為主。
現在砵甸乍街兩旁的排檔和小店,多以售賣節日飾物、面具、復古服飾或手工藝品等為主。
攝於2024年的砵甸乍街。

  有關砵甸乍街的舊故事,還有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它曾經建造過防空洞,以備不時之需。不過,當時一直也沒有使用過,直至1980年代就遭廢置及填平了。

  到訪砵甸乍街漫步逛逛,不用10分鐘便走完,你除了可以細看特色的石板路面外,還會發現兩旁有不少綠色鐵皮屋的街邊排檔和小店,由以往售賣家居用品和提供修補鞋履、鍋具、改衣等服務,時至今日,很多排檔已改為售賣節日飾物、面具、復古服飾或手工藝品等。

砵甸乍街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龍鳳鬥》、《十月圍城》曾取景拍攝

電影《龍鳳鬥》曾到砵甸乍街拍攝,圖為劉德華和鄭秀文在街頭的一幕。
歷史電影《十月圍城》也在砵甸乍街取景拍攝。

  2009年,砵甸乍街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這條充滿歷史感及舊香港風情的街道,不單吸引旅客遊覽拍攝,更有不少電影曾在該處取景,例如《龍鳳鬥》、《十月圍城》、《無間道III》、《色,戒》等。

  在繁盛又現代化的中環,砵甸乍街這條隱藏歷史韻味的石板路小街,讓人有如走進時光隧道,感受懷舊風情。

  延伸閱讀:中環活化建築|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返工望放假 香港打工仔何時開始有假期?2030年有甚麼變化?

沙田大圍銅鑼灣、銅鑼灣山路、銅鑼灣村

香港「名不副實」街名知多少 銅鑼灣山路不在銅鑼灣?|香港街道故事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銀行守門獅|滙豐銅獅曾中彈?險被日軍熔鑄造武器?中銀石獅有兩款?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WeChat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