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冲不走”的观音阁 长江中屹立700年

编辑︰闻华

  在湖北鄂州的长江中央,有一座神奇的观音阁,700年来经历无数次洪水,却能安然无恙,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观音阁700年屹立不倒的奥秘是什么呢?

观音阁里不只有观音?

      观音阁坐落于鄂州市小东门外的长江中,建造在一块叫做“龙蟠矶”的巨型礁石之上。

湖北观音阁汛期
雨季时,长江水位升高,观音阁一半被浸没在水中,只能见到二楼的窗户和屋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整座建筑长24米,宽10米,高14米,阁内有一亭三殿一楼,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二楼的纯阳楼。

      据《武昌县志》等史料记载,观音阁前身为龙蟠矶寺,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功用有指是为镇水免灾,现在看到的建筑是元朝时重建的,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湖北观音阁内部
观音阁内部不仅供奉观音菩萨,亦有东方朔殿、老君殿,体现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色。图为一楼的观音殿大殿。(网上图片)

      雨季之时,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水,数百年来,这座古建筑曾无数次被洪水淹没,却至今屹立不倒,建筑主体结构一直保存完好,待洪水消退,又横空出世,令人称奇。

观音阁无惧洪流 与这个结构有关?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建造的观音阁却能无惧洪流,背后有什么玄机呢?

湖北观音阁石墙
观音阁西面的弧形石墙,由长60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的条石砌成,是建筑700年屹立不倒的关键因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原来与独特的地势,以及巧妙的结构设计有关。

      观音阁建筑主体由青砖砌成,不惧水浸。其基座厚度超过1米,以条石垒成,西面有一道弧形石墙,令整座建筑与底座礁石合为一体,形成如同船舷的构造,可以减缓水势,抵御洪水冲击,又有利于顺势泄洪。

      同样在观音阁西面的墙角,有一个“L”字形的排水洞口,大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位于整座建筑的最低处,退潮时洪水能够很快从洞口排出,减少对建筑的损伤。

湖北观音阁旱季
湖北观音阁旱季/汛期过后,长江水位下降,观音阁巨大的礁石底座露出水面,吸引关注。(图片来源:Getty)

      不过,观音阁这么多年屹立不倒,也离不开文物部门的保护。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观音阁就曾进行过整体修缮。

      2006年,观音阁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于保育考虑,当地文物局停止登阁参观的项目,市民在外欣赏这座神奇的建筑。

      延伸阅读:浮在水上的金山寺 是不是白娘子所为?

中国“仙本那” 屏山峡谷“小船浮空”之谜

武当山龙头香

天下第一险 武当山绝崖上的“龙头香”有多触目惊心?

从化工厂到古典园林 杭州梦溪苑的12年蜕变

南疆帕米尔高原杏花村

春暖花海|南疆赏花秘境 这条高原杏花村与通往神界的高山有关?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
OSZAR »